当前位置:

外地—宿县城—湘西塔卧—不二门(温泉浴)

副标题:红区塔卧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塔卧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东北部、地处东径109’45”,北纬29’20’,平均海拨380米,东西直径17.5千米,南北宽20千米。东与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交界,南与永顺县颗砂乡相连,西与永顺县万坪片区毗邻,北与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福塔镇接壤,总面积350.2平方公里。

  

 

  (纪念碑)

  塔卧古属溪州(永顺古称溪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归流后,永顺设府置县,塔卧仍隶属永顺县,该镇现有“江西街”、“荆州街”旧址遗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肖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在这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十几个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长江南岸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1934年10月24日,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长征先遣队第六军团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师,红三军即时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遵照党中央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意图,挥戈东向,开展湘西攻势,11月7日攻克永顺县城,11月6日取得了十万坪大捷,为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继而乘胜占领了桑植、大庸,11月26日在大庸(今张家界市)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12月10日,省级机关迁至永顺塔卧,相继建立了十几个县(或带地区性)的党委、九个县革委(或苏维埃),近七十个区、三百三十多个乡苏维埃政权,根据地范围包括湖南西北、湖北省西南、四川省东南、贵州省东北部交界地区,其根据地和游击区共达三十余县,纵横千里,根据地人口约200多万人,逐步形成了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旧址)

  根据地建立后,红二、六军团领导根据地各族人民英勇战斗,先后粉碎了国民党80多个团的六路围攻,歼灭敌军万余人,缴获枪支万余条,在战略上牵制了敌军,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和其他革命根据地斗争。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地人民积极配合红二、六军团,为建立和保卫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永顺苏区(永保、郭亮二县苏维埃所辖地区)有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 11800多人牺牲,10000多人参加了红军,红二、六军团由会师的7000多人增加到20000多人,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为积蓄革命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旧址)

  1935年9月,国民党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再次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二、六军团决定退出湘鄂川黔根据地中心区域,于1935年11月19日,从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战略突围。留守根据地中心区域的红十八师,神速迁回,牵制敌人,策应红二、六军团主力战略转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政府逐步征收保护,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永顺塔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旧址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