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速商品市场建设 促进民族经济腾飞

加速商品市场建设  促进民族经济腾飞

——永顺县商品市场发展的情况调查

卢瑞春

 

 

永顺县地处湘西北边陲,是土家族、苗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经济底子薄,交通不便,市场载体发育不全,是我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顺县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建成各类集贸市场37个为活跃城乡经济,加速市场商品流通,推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建一方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人民”的良好效果。然而,受历史、区域、交通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市场数量少、质量差、容量小、功能不完善、整体发育不健全的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正常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和日渐发展、壮大民族经济的实际需要。

 

 

一、商品市场建设现状及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建设现状

永顺县现有大大小小37个社会有形市场,共占地115000m2,分布于全县30个乡镇,其中建有固定服务设施的市场17个,建筑面积37862 m2,占市场总面积的33%。市场交易活跃,连续几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2011年,全县市场贸易年成交额达12.78亿元,比2010年增长5.7%,社会消费品年零售额达7.82亿元,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新的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现有市场容量小、档次低、质量差、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日趋严重,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载体功效。如该县仍有13个市场是历史形成的街道、马路市场,市场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二)市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空间。永顺县现有的37个社会有形市场中,建有固定服务设施的市场仅17个,共占地50434m2,实际建筑用地37862.3 m2,而其中12571.7 m2,已被有关部门和部分群众变相出卖、非法侵占,从而造成市场土地面积大量流失,土地面积多、建筑面积少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随着社会下岗人员逐年增多进入市场的经营户也随之剧增,市场内经营场地也出现了“人多地少”的问题,使得原本就狭小的市场,因就业者的增加,而造成市场承受能力的相对减弱,市场缺乏其应有的发展空间。

 

 

2、资金。过来,商品市场建设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仅由市场管理部门自筹资金建设,筹资渠道单一,造成市场建设资金极度短缺,如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20年时间里,该县投入的商品市场建设资金仅为440万元。另外,投入到市场维修、建设的资金总是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到位,延缓了市场发展的速度。

 

 

3、设施。目前,该县的部分市场设施多建成于70—80年代,当时的市场建设者在建设之初未顾及市场发展前景,只是站在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人民需求考虑问题,故在建设上没有作长远规划、设计,造成市场建设不适应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市场容量小,经常引发一些因拥挤、无序而造成的纠纷。服务设施(诸如场棚、摊位、门面等)过于简陋、落后。同时,市场上存在市场供需不配套,没有现代市场所必需的公厕、仓储、停车、寄放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如该县中心市场无停车场和垃圾处理场)。目前,永顺县尚无一个具有功能配套完善的市场,从而导致市场整体竞争力偏低,难以吸引外地客商进场经营,也难以留住现有业主,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载体功效。

 

 

4、资源。永顺县是湘西北地区柑、猕猴桃、植物油等农副产品的主产区,随着季节的到来,各种农副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同时,该县的旅游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然而,现阶段尚无相应的专业市场,造成土特产品销售不畅、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另外,永顺县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马路市场,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经常造成国、省、县道交通阻塞,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近年来,仅该县勺哈乡马路市场就因占路经营而导致9人死亡,16人受伤。

 

 

5、服务。市场发展至今,一直存在着市场管理与服务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导致管理部门只注重市场收费而忽视了市场管理与服务,没有给市场业主真正营造一个宽松、有序、整洁的市场交易环境,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阻碍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速商品市场载体建设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保证

 

 

顺县现有人口49万多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等19个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数76%,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该县民族经济发展相当缓慢,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脱贫致富的任务仍很艰巨。振兴民族经济,全面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搞好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和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保证。就永顺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商品市场仍是各族人民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它承担了80%以上的商品交易和流通任务。同时,历史的经验也已经表明: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必将推动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由省民委投资45万元修建的石堤西农贸市场,极大地缓解了石堤及周边地区商品交易流通难的压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石堤镇一跃成为永顺县的经济强镇。

 

 

三、发展民族地区商品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对策

 

“经济要发展,市场是关键”商品市场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只有把商品市场建设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凭借市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以市场为载体,积极发民族地区特色经济

 

 

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积极引导民族地区广大农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种植各种适销对路的反季节蔬菜、优质时鲜水果等,增加广大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应认真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建立起各种高质、高效、高产的农副产品(示范园)基地。上级主管部门能否考虑从每年的扶贫资金中抽出一部分用于市场的研发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所需的配套建设。

 

 

(二)抓住国家扶贫契机,努力争取市场建设资金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优势,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湘西大开发的历史契机,积极努力向上争取资金,走出小而全的市场发展模式,向科技含量高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迈进。上级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从民族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每年的民族地区基本建设资金中划出部分专项资金。同时,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并设立民族地区商品市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保证商品市场建设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三)以创建平安市场带动农村马路市场建设

 

 

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市场、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努力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把原建于乡村街道、公路沿线的市场统一进行搬迁,彻底取缔乡村马路市场,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方便、安全的交易场所。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从每年的商业网点建设资金中解决部分资金,用于马路市场征地、搬迁、再建工程,确保马路市场搬得走、建得好、不反弹。

作者:卢瑞春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